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山派系考(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4: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湖夜雨

    毛主席曾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
湖的地方就有门派。休听水浒中所说的“浑如股肱,虽面目各异,而心无二般……”之类的话,这
等话,和如今某些单位做的年度总结报告时说的什么“各部门员工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之类的套话差不多。

    依我所看,梁山当然也有派系的存在,或者虽然算不上明显的派系,但亲疏远近总还是有的
吧。这其中大略可分为江州派、清风山寨派、晁盖派、旧王伦派、二龙山派、桃花山派、少华山
派、旧军官派、登州派等。

  其中江州派大约有以下人等:李逵、戴宗、张顺、张横、穆弘、李俊、薛永等。这班人是宋江结
识的,也是宋江的嫡系亲信。清风山寨派有花荣、王矮虎、燕顺等也是宋江的心腹。晁盖派无非是
七星结义的那几个人:三阮、吴用、公孙胜、刘唐等人。吴用后来逐渐和宋江亲密起来,成为宋江
可以全心依赖的人物。但公孙胜、三阮等可能并不以为然,公孙胜一开始主动来趟“浑水”,投奔
晁盖来劫生辰纲。但后来却执意要走,三番五次找了机会下山,不愿再与梁山人为伍。三阮先是偷
御酒,戏钦差明里暗里破坏招安,后来招安后又和吴用商量踢开宋江闹革命,因吴用反对未成。

    旧王伦派只有杜迁、宋万等几个头目,本领低微,王伦死后已没有什么气候,只好缩头度
日。

    二龙山派却是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这里面有武松、鲁智深、杨志、曹正、孙二娘、张青
等。林冲和鲁智深交情非凡,也应该是此派中人。杨志和智深是老乡,史进的少华山派和桃花山派
和二龙山派也有深厚的交情。这里面只有武松和宋江关系比较密切,投奔水泊梁山,武松的意愿应
该更强些。鲁智深心下却不十分喜悦,

    请看鲁智深评价宋江,绝不似李逵等人那样纳头便拜,而说了这一番话:“……我只见今日
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酒家耳朵
也聋了……”这篇话听起来倒像是有八九分的怀疑。又宋江一直“吾师吾师”地称呼智深,全然不
像其他人那样称兄道弟,可见二人关系比较疏远。大家都有经验,越是亲密无间的人,越不拘礼。
且看智深去西岳华州想打抢民女的贺太守一节:武松说了句“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
去,报宋公明哥哥,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结果智深焦躁起来,便道:“都
是你这般性慢,直娘贼送了我史家兄弟!只今性命在他人里,还要饮酒细商!”众人那里劝得他呷
一半盏。当晚和衣歇宿,明早,起个四更,提了禅杖,带了戒刀,不知那里去了(独自去杀贺太守
去了)。结果终因孤掌难鸣,被贺太守擒住。

    按说智深不是这等极莽撞的人,和李逵做事的没有头脑大不相同。智深救林冲时颇为沉着机
警,打死了郑屠还会假着说“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之类话。高俅想使人拿他,也被智深机
智地逃脱。但这次却发起倔脾气来。我觉得智深是在和武松呕这口气,武松不提“宋公明哥哥”这
几字还罢了,提了智深偏想,洒家不用你那“宋公明哥哥”却又怎地?

    后来,智深擒了方腊,宋江道:“……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
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
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
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
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智深这话好生厉害,可谓一针见血,当
面撕下宋江的面具,宋江称兄道弟,却让多少梁山众兄弟没有了“囫囵尸首”?以此来换取自己的
乌纱和功名。果然宋江听了就“默上心来,各不喜欢”。可见自始至终,宋江也没有笼络住鲁智
深。

    旧军官派为数也不少,而且在天罡之列的居多,像秦明、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韩
滔、徐宁、单廷圭、魏定国、索超等一班人。这些人多是宋江招降,而且宋江在招降时都以不久就
招安的“招股说明书”来劝降。这些人应该是拥护招安的中坚力量,文革中把这些人成分划分为
“反动军官”,呵呵,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他如登州派(孙立、孙新、邹渊、邹润)等,独龙冈李应、杜兴等势力微小,不再评述。

    以上所分的宗派,其实在梁山上虽然存在,但派别之间的矛盾斗争却真的并不是十分突出。
梁山上抢掠来的物质财富相对丰富(参见拙文的梁山财务制度考),而且官府大军压境,任何人离
开梁山这一组织,就难以生存。像鲁智深这等神勇的人,独自去闯华州杀贺太守,还被擒拿。所以
只有“梁山好汉全伙在此”,才能使官兵胆寒,朝廷无策。

    其实真有大的矛盾分岐的地方,就是招安不招安之争。这时候明显有两大派:招安派和反招
安派。两派也有比较尖锐的冲突。以宋江为首的派系和旧军官派及卢俊义,是诚心愿意招安的。其
他如李应、孙立等我想也是愿意招安的。只有深刻了解了当时官场之狡诈,奸臣之奸邪、皇帝之昏
庸的人才有清醒的认识来反对招安。这时有几个人原是忠心于宋江的也反对招安,最突出的代表就
是黑旋风李逵和行者武松。李逵本是喜欢无法无天的人,现在招安后要受朝廷约束,因此心中不
快。屡次捣乱,这也使宋江十分恼火,其实,李逵那次误认为宋江抢了人家的女儿而砍了杏黄旗,
宋江并没有像电视剧上那样真的要砍李逵的头,而真的要推出去砍李逵的就是李逵叫道:“招安,
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让宋江生气的是一直忠心于他的李逵居然首
先反对他的战略方针。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宋江对
此也大为不快,就说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
何便冷了众人的心?”武松碍于宋江的面子,这时也没有分辩。但这时鲁智深就和宋江分辨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
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当下就意欲散伙。但反招安派毕竟人数太少,就算梁山头领来
个全体投票大表决,恐怕最后的结果还是招安派占上风。

    在当时的思想氛围下,就算李逵潜意识中也有招安的想法,水浒全传九十三回“李逵梦闹天
池”一节中说李逵做了一个梦。梦的是:“李逵近前看时,却原来是铁牛的老娘,呆呆地闭着眼,
坐在青石上。李逵向前抱住道:‘娘呀!你一向在那里苦?铁牛只道被虎吃了,今日却在这里。’
娘道:“吾儿,我原不曾被虎吃。’李逵哭着说道:‘铁牛今日受了招安,真个做了官。宋哥哥大
兵,现屯北城中,铁牛背娘到城中去。’”李逵其实心中也是以“真个做了官”为荣的。 

    唉,看来受时代所限,招安之事,也怪不得宋江一人。终不成一辈子在水泊中打家劫舍?假
设宋江不招安,那些卢俊义及关胜、索超等“反动军官派”也要生事。梁山之业也要生变。我觉得
这个问题实在太难说了,中国古代像洪秀全、黄巢等人有的改朝换代未成,有的虽然成功但却还是
逃不了周而复始的历史周期率,招安其实好坏难说,我觉得关键在于宋江招安后就没有继续斗争的
计划,而是任由奸臣摆布,最终的失败也在必然之中。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31 15:20 , Processed in 0.0396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