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近平承袭毛思想欲破新殖民主义魔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06: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国家习近平已开始了非洲之旅。习近平首先选择了在与中国有特殊情意结的坦桑尼亚进行中国对非政策的阐述。习近平开章明义“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任何国家发展同非洲关系,都应该尊重非洲的尊严和自主性。”还清楚地给出中国与非洲国家交往原则:“真”、“实”、“亲”、“诚”,并强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这是习近平对近年来一些评论认为中国在非洲拓展经济势力是在搞“新殖民主义”的直接回应。

中共内部人士透露,习近平是看着毛泽东作品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习了毛泽东整套战略思维,加之习近平的出身,长期受毛泽东思想影响。事实上,他对非政策的阐述来看,的确反映出承袭了毛泽东的三分世界国际观的迹象。但往细致里看会发现,习近平所陈述的非政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毛泽东三分世界理论。这其实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习近平欲从这套理论中继续寻找指引,并欲超越时代局限,从积极推动第三世界的团结,转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第三世界发展经济。同时,借着世界经济版图的重构,培育和平的土壤,平衡中国崛起对一些国家构成威胁的谬论,同时为世界多元发展提供助力。

刻意选择坦桑尼亚阐述对非政策

习近平把非洲作为他首次出访的往访地,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一贯原则,即加强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也是对外战略的主要方向。据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透露,关于选择这三个国家的考虑,南非一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那里举行,二则南非是非洲很重要的国家。而坦桑尼亚和刚果(布)近年来同中国双边合作成果丰硕。从地域看,坦桑尼亚和刚果(布)一个处于东部非洲,一个处于中部非洲,一个是英语国家,一个是法语国家,具有一定代表性。习近平此访是刻意选择了这几个国家作为非洲国家的代表来体现中国对非洲的重视。

选择坦桑尼亚作为习近平首访非洲的第一站,并在这里阐述中国对非政策,也别有一番考虑。正如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的演讲所说“坦桑尼亚是中国的老朋友、好朋友,中坦友谊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雷尔总统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中坦一直保持全天候友谊”。习近平这次坦桑尼亚国事访问的日程中也特别安排前往达累斯萨拉姆远郊的中国国家公墓,凭吊坦赞铁路修建期间因公殉职的中方人员。

从历史看,中国与坦桑尼亚有一段特殊的情意结。自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姆到赞比亚卡皮里姆波希的铁路,全长1,860多公里。起初,坦、赞两国领导人为争取建设资金四处碰壁,西方国家不干,世界银行也不理睬,最后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中国。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时向中国提出援建要求。花费几亿乃至数十亿资金援建坦赞铁路是否值得?当时无论海内外都存在种种疑虑。有人说这是中国“打肿脸充胖子”。但周恩来的态度很明确:中国必须真心实意地帮助修建。他反复向那些对援建坦赞铁路存有疑虑的人说:“我们援助了他们,也就是援助了我们自己”。当年,在坦赞铁路运营十周年庆祝仪式上,时任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患难知真友,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中国帮助了我们”。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指出,目前有很多声音认为,“非洲人已意识到今天的中非关系与毛泽东时代存在诸多差异”。习近平此番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能很好的打破这种声音。习近平的演讲全面阐述新时期中非共谋和平、同促发展的政策主张,能看的出来,实际上是毛周第三世界战略思想的延伸。

习近平非洲政策讲话的三层含义

习近平表示,“我们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们,你们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我们在事关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从来都是立场鲜明、毫不含糊地支持对方”。习近平以“真”、“实”、“亲”、“诚”四个字来形容中国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待非洲朋友、如何开展对非合作、如何加强中非友好,又如何解决彼此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习近平还强调,中国要始终做非洲的真朋友,绝不因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变化。中国致力于把自身发展与非洲发展紧密联系,只要是中方作出的合作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对于双方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中方将坦诚面对,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

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的讲话中透露出三层含义。首先,习近平还将继续以毛泽东三分世界理论为基础。从政治上看,中国崛起离不开广交朋友,尤其是“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国家”,而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真心希望中国强大,使世界格局更加多极化,制衡霸权主义。从经济角度看,在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联系日趋重要,而第三世界国家也需要中国的经济投资和诸多商品。而且,中国当年是被第三世界国家“抬进联合国”的,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始终离不开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它们构成了国际社会的“大多数”。由习近平的讲话可以感觉到,他已经从新认识第三世界在中国国际观建立中的作用。

其次,习近平重新认识了冷战后的第三世界以及强权政治对其造成的影响。二战时期,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常常卷入冲突和战争,是大国争夺的筹码,但随着两极格局的消失和国际形势的缓和,这些国家安全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客观条件均有改善。然而,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独立以后,为了实现工业化,他们不得不输出农产品、原料等初级产品,以换取工业设备和技术,但发达国家操纵市场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恶化了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为了建立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三世界各国开展了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国在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等许多重大问题上与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要建立一种去霸权化的文化认识,土壤必然是在第三世界。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融入世界政治的程度大幅提高,中国把以往和第三世界交往的基础,从意识优先调整为增进国家利益与互惠互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减少对第三世界的关注。中国还将继续凭借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去帮助第三世界搞发展。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根据战略认识,制定资金、技术、投资等各种方向的体制建设,并从人力资源和中长期部署方面深化战略实践的准备。习近平的讲话中透露出,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关系并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获取短期回报,必须建立对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完整规划和战略部署体系,这是中国第三世界战略的主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也表示,近十年中非经济关系发展很快,但由于基数增大与外部竞争加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较为困难,有可能会放缓。他建议,中国应反思在非洲的投资做法,特别需要升级投资战略和领域。“以前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很多是与当地人竞争,这样的投资是不可持续的。”

关于投资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全方位深度介入发展,张春认为,国家一直在推进,但投资的主体是具体企业,国家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投资行为的掌控不多。“虽然我们有官方的政策、官方的战略,但在事实上的落实有可能会打折扣。”但张春认为,在新的十年中,中非相处时最应注意的是社会基础,或者说感情基础的培育。“原来在意识形态上或者感情上的联系逐渐已经消失、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利益,这使双边关系面临挑战”。 





(陆一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27 04:35:31 | 只看该作者
中共黨匪體制已經偉光正地特權壟斷了中國大陸,再去境外尋找同道,傳經送寶,本也順理成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27 22:56:28 | 只看该作者
不给二百亿,试试非洲是否欢迎共党国家 访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2 01:39 , Processed in 0.0413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