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国有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黯然失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6:2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nowhow 于 2013-1-17 10:04 编辑

国有企业,以及支持它们在全球增长的不公平补贴,已经成为西方跨国企业和全球自由贸易参与者害怕和厌恶的对象。



Bloomberg News

批评人士认为,国有企业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所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被人为地压低了,这其中包括资本、电力和劳动力等等。

不过,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全球竞争方面,企业的国有性质可能带来的更多是阻碍,而不是助益。BCG说,这一点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2006年以来,BCG每年都会编制一份来自新兴市场的100家“全球挑战者”(Global Challengers)名单。上榜企业都正在向海外扩张,目标是成为各自行业的全球领导者。该名单上的国有企业数量一直在稳步减少:今年仅有26家,相比之下,2006年为36家。与此同时,私营企业的比例在增长。
BCG列举了一系列原因来解释为何国有企业无法在全球市场中游刃有余:它们只在本国市场拥有相对竞争优势;它们通常无法与客户的需求合拍;它们不会很好地管理人员;在跨国并购方面,它们更加倾向于规避风险;以及它们在国外遇到的政治阻力。

BCG的报告说,为了在本国之外获得成功,国有企业需要吸引人才,承担风险,发展成功的商业模式,并缓解市场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担忧情绪。

没有出现在BCG的名单中并不总是意味着国有企业已经失败。这可能意味着,它们在国内更容易赚取利润。例如,作为受到保护的垄断企业,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它未能进入今年BCG名单的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驱动因素促使该公司在全球扩张。

这对于想要进入中国庞大电信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区运营的西方企业可能会因此松一口气。

Andy Browne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2 13:27 , Processed in 0.038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