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与不言:莫言所说的破庙里“7个人”就是宫廷7常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4: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坍塌的破庙。

  莫言之所以为莫言,正因为他知道什麽事能说,什麽事不能说,这不只反映在其作品中,从他得奖后的言行举止也可见一斑。身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莫言有权感到骄傲,中国人有权庆祝此一伟大成就,但他终究是个以“说故事”为生的创作家,对隐喻文字拥有异于常人的敏锐度,他的话语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解释,唯有通过更深层的分析,才能挖掘出深藏莫言心中的矛盾与挣扎。

  成名为他带来麻烦

  莫言近几年来都是热门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2年10月得奖消息传出后,上百名中国和外国记者迅速聚集到他家乡的房子外面,渴望听到这一位可以“公开庆祝”的新科得主的感言。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于匆忙召开的记者会中,莫言对获奖感到惊喜与快乐,他认为他的作品描写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揉合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可能是令他赢得诺委会青睐的原因。当记者问及对刘晓波的看法时,莫言仅澹澹表示,他曾于80年代读过刘的作品,不过在他转向政治后就没有了。

  不久后,莫言告诉记者,他希望刘晓波能尽快获释,以便继续进行研究和写作。儘管这番言论不见于中国官媒,但却被外国媒体广泛报导,自此之后,莫言跟刘晓波的名字就常被相提并论,因为同为诺贝尔得主,他们之间的差异太鲜明、太尖锐,存在大幅让媒体操作的空间,而这位全球唯一被监禁的和平奖得主,亦成了莫言肩上难以负荷的重担。

  多产的莫言本来就在文学界享负盛名,但得奖事实让他的知名度急速扩张,官媒极力吹捧,高级官员致上祝贺,人们疯狂抢购其作品。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地方当局还计画成立莫言文学馆,建立凋像,以及发展以莫言为主题的旅游路线,沿途种植红高梁,用以纪念他最有名的一部小说。从邮票、衣服到饮料瓶,莫言的形象无所不在,显示中国人有多麽需要一座“合格”的诺贝尔奖。

  莫言本人却希望炒作能尽快落幕,让他回复平静的写作生活,成名固然带来好处,也带来麻烦。英国广播公司指出,他是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每年版税达345万美元;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专访时,莫言对于自己幸不幸福无法提供明确答桉,他说:“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莫言的压力,可能就跟他身处中国这个複杂环境有关。

  毁誉参半

  着名作家王蒙称讚莫言是他这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莫言对中国文化了解甚深,首屈一指;苏童则说莫言的写作完全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另一方面,批评声浪也从未停歇过,异议人士廖亦武对莫言得奖感到震惊,毕竟他与共产党关係密切;流亡作家马建指控莫言没有负起知名文学家该有的社会责任,还有些人根据手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事件,指称他极力讨好共产党。

  为了生存,莫言避免採取与政府相对的政治立场,然而他的作品从不缺乏强烈的社会批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莫言: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低调的平凡人;文学领域裡,他不吝于书写政策之冷酷,这是矛盾的性格,恐怕也是知识份子面对专制政权“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头”的妥协。

  即使曾经公开声援刘晓波,但莫言到了斯德哥尔摩后不再表态,这令很多人感到失望,因为他们相信有诺贝尔桂冠的加冕,莫言应该会更愿意承担批判官方后的政治风险。英国广播公司认为,这类的巨大期望会形影不离地跟随莫言,成为检视莫言的方法,不免让他的荣誉尝起来有点苦涩。

  破庙里“七个人”

  广义来说,继达赖喇嘛、高行健和刘晓波后,莫言是第四个与中国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唯一一位非政治异议者。中国人将诺贝尔奖视为至高无上的光荣,偏偏前几次获奖者无不使共产党感到懊恼和尴尬,不过,就算官方认可,莫言不见得会轻鬆到哪裡去。彭博社(Bloomberg)评论作家艾明德(Adam Minter)认为,无论公不公平,莫言的奖座始终会有刘晓波的阴影。

  更糟的是,情况将因莫言的“言”与“不言”变得更複杂。艾明德指出,2012年10月,莫言支持释放刘晓波,但到了斯德哥尔摩,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他还将审查制度比喻成机场安检,认为是必要的保障,诸如“有很多的中国作家关在监狱里,这个我没听说过”及“我们不要认为只要是作家,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等发言均引发争议。这些文字有太多的解释方式,他可以是政府的替罪羊,也可以是狡黠的批评者。

  

  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莫言 。



  破庙裡的“七个人”

  其得奖感言末端所引述的故事同样富饶趣味,他提到,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捲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这明显是个隐喻故事,但莫言想表达什麽呢?微博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藉此阐述自身政治态度,“一个无信仰、无独立意识、无忏悔精神、暴民心理充斥的民族,将集体遭报应”;北青网评论员李星文则说:“破庙裡一个和七个的生死存亡,一方面说明世间自有公道,为恶者逃不脱终极审判,另一方面也在谈论民主的歧路,多数人的暴政决策愚蠢,自食其果。”

  如有政治敏感者,对破庙裡的“七个人”大概会有另一番解读,因为新的政治局常委人数正是七人。微博使用者“开彦UofT”提到:“莫言获奖充满争议,最近他又暗挺言论审查,没加入要求释放晓波的行列,被世界媒体痛批。但他的获奖演说却充满趣味,其中一个故事说8个泥瓦匠在庙中躲雨,空中来了个火球暗示他们其中有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最后他们锁定其中一个人,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这明显是讽刺党的宫廷斗。”

  这不就是莫言一贯的风格?其故事向来存在着精细的语言暗喻,就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他留下广泛的想像空间,让听者自己解读。政治也好,文学也罢,艾明德观察后的结论是,多数共识依然希望莫言能潜心从事他的文学工作,没必要非得回答刘晓波相关问题,尤其是外国媒体的刻意提问,很多人也关注到得奖感言的前半部,莫言谈母亲、谈家乡、谈他如何成为现在这个人,这种人文关怀,比起恶臭的政治味好多了。

  无可避免地,有的人将莫言拒绝讨论“国家大事”视为自我审查使然,更直指他不具有文学大师的素质。《南华早报》引用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接受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的採访,指出莫言的风格专注于暴力、性和人类基本需求,藉此刺激读者感官,便是审查制度和自我审查下的结果。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2 14:47 , Processed in 0.0394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