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 (下):是否还能重回经济腾飞的荣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09:3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上一期的讲座我们讲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以及日本走向了失落的20年。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进行了思想、体制等全方位的革命,现代化和工业化使得日本国内在战后发展也大有起色,但是这种繁荣的景象止步于1990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陷入了通缩陷阱,社会也面临着人口结构畸形,低欲望的社会风气以及日本人存钱的思想习惯这三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急需一个新的措施把日本从泥潭中解救出来。
2012年,安倍晋三带着他的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台,在上台之后就开始对日本经济结构和政策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在深入探讨安倍晋三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个带领日本在战后迅速走出战争泥潭的人物——安倍晋三的祖父岸信介。




安倍晋三的“三支箭”


毫不夸张地说,岸信介是是战后日本政坛一颗闪耀的明星。在他的努力下,多个保守派政党合并,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党派:自由民主党,并持续实施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脱亚入欧,这个观念从小影响着安倍晋三,也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支点。同时该思想也在未来的70年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的民众、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也正是这个思想给了日本走向广阔未来的机会。
安倍晋三和黑田东彦的经济策略,被广泛称为“三支箭”。起这个名字是运用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支箭很容易折断,而三支箭却很难折断,安倍晋三和和黑田东彦使用这个名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政策不能分开单独执行,而是要全方位并行,这些从多方面对经济的刺激才能重新启动市场。




首先,他们提出了“女性经济”,这一策略的核心是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参与工作,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贯彻脱亚入欧思想的的标志。从2000年到2020年的日本工作女性劳动者人数图中看出,日本工作女性的数量明显增加。




随着更多的女性参与工作,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逐步上涨。当家庭有钱了,消费也随之增加。同时,女性出门工作还为育儿相关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无论是没时间带孩子的白领女性,还是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女性,都能在其中受益。
其次,日本大藏省和央行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通过给民众消费补贴来刺激消费。黑田东彦曾表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维持0.25%的长期利率。他在说出的这句话的同时颁布了YCC(yield curve control)政策,简单来说,这项政策代表了日本政府将会不惜代价地在债券市场购买长期债券,以稳定长期利率。




从2000年到2022年,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日本十年期国债利率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政策有效稳定了民众的情绪,使他们对日本的经济前景产生了信心,认为通胀即将结束。这样强硬的表态和实质性的行动,有效地避免了“怕什么来什么”的定律。这相当于给人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减少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慌。由此,日本经济因为央行行长的一句承诺而稳步上升。
第三,为了促进大众消费,央行采取了更加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激进且罕见的,放眼全世界,敢于使用负利率的国家都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政策下,个体存钱进银行,银行里的钱反而会越来越少;而找银行借钱,银行不光不要利息,还会多给点。




这样激进的方式等同于逼迫民众消费或者投资,从思想层面上改变民众。因为央行认为,观念的改变是真正实现脱亚入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为了防止低利率再次带来房产泡沫,央行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房贷政策,与更加宽松的商业贷款政策。鼓励商业的同时限制炒房族。
必须强调的是,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借钱投资未来。他们认为,只有发展强大的未来产业,日本才能偿还高达260%的债务。从下图也可看出,自2012年起,日本的债务比率持续上升。如果停止投资,这些债务是无法偿还的;只有通过持续地投资,激活经济,社会才能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解决高债务问题。




在安倍经济学的带领下,日本GDP开始上升、通缩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股票市场也表现良好、东京股市的日经指数从8000点攀升到3.2万点。这足以证明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为投资者带来了可喜的回报。




然而,安倍经济学的内核是砸钱投资未来。在这种先前条件下,只有未来能发展并且强大的产业才能帮助政府填补上高达260%的赤字率;而如果突然不砸钱了,债务漏洞会越来越大,且如果经济出于任何原因停摆,政府没有税收还债,便产生了违约风险。只有持续砸钱重启经济、以及社会开始产出更多的产品之后,才能解决债台高筑的问题。


日本现状


那日本的现状如何呢? 日本到底失去了多少年这个话题持续争议不休。然,我们需要参照维度分门别类探讨,不可一概而论。如果从GDP的发展来讲,诚然,这30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并没有十分亮眼的表现,大部分时间里,GDP起起伏伏并没有很大的突破。但GDP只是决定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一小部分,有很多隐性的优势是无法在GDP图表上直观看出的,如日本这个国家的护城河。




这里所说的护城河不是指用于军事防御的护城河,而是指某个国家的全部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品牌声望、产品特性以及销售能力等软实力所赋予他们一种巨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把这种竞争优势称为企业的护城河。




巴菲特将护城河理论当做投资的重要参考。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真的有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有没有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技术水平、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通过一张截止到2020年的日本在美注册专利的数量可以看出:从90年开始,这个数据的斜率一直增高,说明日本在这30年以来一直加大马力进行科研创新。这30年来,日本的专利数量有了133%的提升,这其实可以说明,就算在失落的二十年里,日本仍然可以扎下根去,研究科技,精益求精,这正是日本人骨子里的工匠精神所驱动的。所以说,GDP固然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但一定不是唯一标准。




日本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国际定位,作为一个没有人口优势的科技强国,他们更需要将所有的工艺精益求精。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就意识到:想要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必须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找到一条适合日本的且有效的道路则是重中之重。于是,日本的发展策略从科技立国转变到了知识产权立国。在此国策发生转变的初期的数据表明(90年~03年),日本技术出口的利益上升了约127%,而产品出口的利益只上升了约67%。




同时,举国投资教育事业也是知识产权立国的必要条件。兴修大学,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从而最大程度地鼓励国民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进而在各种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到2020年,日本已经有22名诺贝奖获得者。在这30年里,日本也在不断地试错。从数据上看,日本做到了经济触底反弹,这是需要老百姓和政府的共同配合才能得到的结果。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6 13:19 , Processed in 0.0399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