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山寨”国企7年贪3.7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5:4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新华网2月17日报道,篡改两个字,贪腐近四亿!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应国权和其部下共16人想出“山寨”国有企业的办法,成立“温州菜篮子发展有限公司”。“集团”变成“发展”,两字之差,让这家“高仿”公司在短短7年时间内,就将3.7亿元国有资产装入囊中。

纵观温州菜篮子集团腐败窝案,集中反映了当前国企腐败的众多特点,其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导致查处有一定困难。此案早已屡被举报,但是查处却是珊珊来迟,个中缘由,值得反思。

首先,“腐败同盟”是查处此类案件最大的困难之一。据调查,一些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失职、渎职是菜篮子腐败成为重大社会公害的关键所在,对应国权等人包庇、偏袒,甚至形成利益同盟,使得查处难度变大。

其次,应该看到,对“腐败的麻木”也是导致此案没有及时被查处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主管领导被拉下马之外,应国权等人非常注意和政府搞好关系,对许多重点部门在节假日常常进行“慰问”,动不动几十万元,这也导致一些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长期存在利益输送,许多干部形成“罚不责众”心态,到最后,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至于网络举报频频,但是很多部门都迟迟没有行动。

专家指出,过去反腐,动不动就说制度缺陷,但从温州菜篮子集团腐败来看,不缺制度,不缺法律,不缺惩罚部门,不缺执行人手,唯一缺的,就是执行的决心。如果没有决心,那么再多的法律和制度,到最后还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即使最锋利的宝刀,藏在箱子里,最后也会生锈。


(施予 编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1 07:07 , Processed in 0.039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